時節 時節
搜尋 搜尋
  • 關於雙口呂 關於雙口呂
  • 料理課程 料理課程
  • 料理食譜 料理食譜
  • 部落格 部落格
  •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交通指引 交通指引
  • 網路商店 網路商店
  • En En
  • 繁中 繁中
  • 關於雙口呂
  • 料理課程
  • 料理食譜
  • 部落格
  • 最新消息
  • 交通指引
  • 網路商店
  • En
  • 繁中
2025/05/04 品牌合作

農改場米食展示


幾個月前受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邀請到農改場做米食展示,是只看不吃的展示,收到訊息時感覺驚奇,還再三確認是不會吃的嗎?這是我們這六年最特別的委託之一。

對我們來說,能收到米專業的農改場委託,實在是莫大的肯定!

為了展示,我們花了好幾天時間,從泡米、磨米開始,做了菜包、紅龜粿、綠龜粿、發粿、草仔粿、艾粄、九層炊和米鬆餅,也四處搜集各種米食,從大溪市場買了一個10斤的米糕龜下去。

展示的概念是從米種分類,談秈、梗、糯和製品,也透過不同米食,傳達臺灣米與米食的多元與多樣,以及和族群、地區的關係。

總覺得好像滿五年的期中考呢!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我們第一次做只看不吃的展示,過程中當然遇上許多不如預期和困難,過程有些曲折,不過最後能圓滿就好,每一次都當一次經驗。也覺得我們能做粿、能寫,但真要擺設還真的不太行,礙於各種限制,兩人擺了後看了覺得還可以有更好的呈現,未來還有機會的話,能請設計師幫忙擺就更完美了

我們用心規劃的內容也在下面跟大家分享!

可能是炒麵和顯示的文字是「私 來 在 米 米 L.ong Grain Rice 秒米, 和米,通常米型較窄且長,口感較 口感較鬆且 通常米型較窄且長, 偏便, 偏硬,可以分為硬利和軟和」 ,可以分為「硬私 可以分為 「硬私」 和「軟私」。 「硬私」 是我們現在俗稱的 「在來米」 其名源自日人統治 時期, 「在來」 兩字為日文 「本地」 之意 而我們熟悉的各 種在來米製品, 如菜頭粿、 米箭目等 一般會使用 「硬私」 製作, 「軟秘」 則可以直接煮飯食用 如台中私10號米。 0號米。 代表米種 台中和10號(軟私)、 台中私199號(軟和)、 台中和17號(硬私)、 台中私197號(硬和) 代表米食| 莱頭 米箭目 九層炊 印尼莱粿 米粉 臺灣的多元族群 我們或許相對熱悉臺灣聞客的各式米食, 不過棕觀互洲以稻米爲主食的各國 包含泰國 印尼 菲律賓等 也都各自產有風士特色的稻米與 米食 臺灣的族群多元, ,在許多新住民居住的區域 各式東南亞的特色米食! 也有機會瞧見 印尼菜粿 東南亞各國的主要米種為 「私米」 也同時用來製作各式米食。 印 尼莱粿的外皮使用和米製作, 内能則會包入豆著 墊上芭蕉葉蒸煮 完成後淋上蒜頭油和辣椒 私米製品口感不膩, 淋上醬汁更開胃, 絕對讓人一顆接一顆的吃。 而對比我們熟悉由 「糯米」 製作包入新鮮蘿有絲的菜包 和由 和由「蓮 「蓮 萊米」 製作包入高麗菜的澎湖菜菌 概念相同 但外皮使用米種不 同造就不同口感 内能也因爲不同地區所透合生產的作物而有所不 同 ,從中鏡見各地的風士與特色。 口 Caltun SIANG 仏 하복수 nyHX 房 siangkhaulu.com 」的圖形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依照米的特性想想看... 以蓬萊米製作的澎湖菜萌 以蓬萊米製作的滋湖菜商以楊米做外度的菜包,最 以糯米做外皮的菜包, 微東商以精米雄外度的菜包·最以在來米點的印尼件 最 以在來米製作的印尼菜撰 最佳的食用時間是放涼吃還 佳的食用時間是放涼吃還是 最佳的食用時間是放涼吃還 是趁熱吃呢? 趁熱吃呢? 是趁熱吃呢? 建議是趁熱吃!蓬 蓬萊米是我 們現在的吃飯米, 跟沒吃完 的飯一樣放涼會變硬,口感 口感 會改變, ,因此建議需要趁熱 吃比較好吃。 建議是放涼吃! 依糯米的特 性還溫熱時偏軟貓, 出籠放 涼後Q彈 是最佳的品嘗時 間, 不過若是放置在外的時 間過長 米的特性依然會老 化變硬哦! 冷吃、熱吃都好吃!熱吃不 冷吃、 熱吃都好吃 熱吃不 黏、冷吃Q彈,不過一樣無 黏、 冷吃Q彈, 不過一樣無 法在外放置太久時間, 相較 糯米和蓬萊米, 口感變硬的 時間更快喔! SIANG KHAU SIANGKHÁULO LO 」的圖形

related

相關消息

2022/08/22 品牌合作

黑松沙士 x 小日子 x 雙口呂文化廚房 2022黑松沙士夢想上路特約店

2024/07/26 品牌合作

發粿專賣店 x Suki Lee @李來 LEE LAI

2023/08/29 品牌合作

學學 x 秋刀魚|Back to 1990 復活吧!青春

2024/05/23 品牌合作

直接跟農夫買 端午米粽

2023/04/28 品牌合作

麗嬰房 YUAN 圓 x 雙口呂文化廚房 福圓滿滿 合作親子課程

View All
View All
  • En
  • 繁中
關於雙口呂 最新消息 料理課程 交通指引 料理食譜 網路商店 部落格
  • Facebook Facebook
  • Instagram Instagram
  • Email Email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3
Go to top Go to top
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