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紀錄
宜蘭米品嚐會 ft. 宜蘭勝美市集
2023/12/10
週一我們在宜蘭勝美市集有一場品嚐會,開場我們就跟來參加的朋友說明,會從我們熟悉的「粿」角度談米的米種、口感與特性。(還有特別從台北來回參與的朋友呢)
相對米飯,我們更熟悉「米粿」。飯和粿都是從米開始料理加工,卻有著相當不同的料理與食用方式。這部分也是最初Leica和唯誠來訪找我們一起合作這場活動時,特別與他們提到的。
當天試吃的四種米,除了台中秈10,其他三種都是蓬萊米:高雄147、台南16和台南20。佩儀透過幾種米粿,讓大家了解蓬萊米的特性。
紅龜粿製作需要蓬萊米較硬的特性混米,維持烏龜的形狀;我們前陣子在澎湖與在地阿嬤使用以蓬萊米為主製作的菜繭,蒸煮如同米飯,需要大火才會熟透,也同米飯要在溫熱時品嚐,才會是最佳的口感。而我們熟悉的菜包粿,蒸煮則需要適時掀蓋排放熱氣,糯米為主的菜包形狀才能維持,出籠後放涼,口感不軟黏,是最佳的品嘗時間;使用蓬萊米製作的硬米圓仔之於糯米製作的湯圓;又或是我們製作以蓬萊米為主的芋粿巧、七夕粿和寧波年糕。不同米粿,使用不同米種影響最佳品嚐時間、料理、保存和回溫方法,讓大家能更理解蓬萊米的特性,也希望讓大家對米除了吃飯,還能有更多的想像力。
佩儀的分享後,Leica扛了四個分別炊煮這四種米的電鍋出來。他說其中一個Toshiba電鍋是她日本媽媽知道她要嫁來台灣時幫她買的
除了米飯,他們還貼心地準備了豆腐乳、海苔等等米飯好朋友。當天老闆最喜歡半糯性的台南20,配上豆腐乳,吃了好幾碗飯呢!
台灣米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