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食文化
紅龜粿 祝福孩子久久(龜龜)長長
2020/05/03
家裡孩子即將滿2歲,她的生日禮物其實並沒有太傷我們腦筋。我們都知道她喜歡跟爸爸媽媽相處、一起玩。在這疫情嚴峻的時刻,生命更顯得格外脆弱,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我們還能陪伴在彼此身邊!與孩子一起料理,前次製作湯圓的愉悅經驗後,讓我們信心大增!不怕孩子會覺得無聊哭鬧,另一方面也讓我們享受與孩子一起料理的過程,甚至比她還期待!
早期臺灣祭拜最常使用的粿品非紅龜粿莫屬了!除了元月初九的天公生、二月初二的土地公生等神明誕辰,在臺灣生命禮俗裡的周歲、結婚和做壽等人生重要時刻,都可見到紅龜粿的身影,祝福長壽與慶祝生命中的喜悅!也因此我們決定在孩子兩歲生日前帶著她一起做紅龜粿!
與我們準備課程的流程一般,孩子的爸必須先洗米與泡米,孩子的媽接力,前一天開始「挨粿」(e-kué)、壓乾、蒸紅豆與花豆。孩子也有事情做,就是從兩天前就開始念著、期待著,「臭奶呆」(tshàu-ling-tai)的說要去「做粿」!
炒餡
帶著她從準備餡料開始,與糖拌炒我們事先蒸好的紅豆與花豆。加糖的步驟一直嚷嚷「我來、我來」。


粿婆
自壓乾的「粿粞」中取部分自滾水中煮至浮起,作為包餡料的黏著劑「粿婆」。孩子拿著計算機和秤子認真地把玩著。

粿粹與上色
將粿粹捏碎,加入紅麴粉混合。這個步驟她最喜歡

揉粿
與紅麴粉混合的粿粹中間挖個洞,加入煮好的粿婆。我們先操作至粿婆冷卻後才讓孩子接手。她很努力地用小手搓搓揉揉!

包餡
粿搓揉至光滑後就可以包餡料了!包餡料這個步驟對將滿兩歲的孩子來說困難了些,就由我們完成。但過程中孩子還是一直嚷嚷「我來、我來」。我們先請她幫忙在粿印上塗油,待會壓印較好操作。


壓龜印
還不能掌握壓印力道的孩子總一股腦把粿往印裡頭塞啊!需要適時阻止。但看著小手壓著小龜印覺得療癒。

炊煮
前次製作湯圓沒有使用大灶炊煮的步驟,也因此孩子看到我們打開煮滾水炊煙裊裊的蒸籠時非常好奇且興奮。

帶著兩歲的孩子做包餡的紅龜粿,比起前次的湯圓,還真的是不輕鬆。爸爸的精神跟廚房桌子和地板散落米的碎屑一般,被小小孩轟炸過一輪。媽媽跟孩子倒是很享受。
孩子玩米、做粿,等待蒸煮的時間聽了一本紅龜粿的繪本「噴射龜」、吃粿,還唱了生日快樂歌,問下次還要一起做粿嗎?女兒開心點頭說:「菜頭粿~」可是今天我們是做紅龜粿耶!

孩子兩歲的生日禮物不是玩具,也沒有派對,是我們一起渡過一個美好的下午!祝妳生日快樂!!用紅龜粿祝福妳健康平安長大,幸福龜龜長長❤️

